生物医药

医药行业废气来源: 
1、原料药合成:在合成过程中,有机溶剂(如DMF、甲苯、乙醇等)的使用和挥发,以及反应副产物的产生。
2、制剂生产:在固体制剂如片剂、胶囊剂的生产中,干燥、搅拌、压片等工序可产生含溶剂的废气。
3、发酵过程:在抗生素、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中,发酵尾气中含有有机酸、醇、胺类等物质。
4、废水处理:在废水处理站,厌氧消化和曝气池处理过程中,有机物降解可产生硫化氢、氨气等恶臭气体。

废气特点:
1、成分复杂: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溶剂、化学反应副产物、生物代谢产物等。
2、浓度波动大:不同工序间的废气浓度差别显著,有时会出现瞬时高浓度排放。
3、毒性及刺激性:废气中的一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毒性,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。
4、易燃易爆:部分废气组分具有可燃性,处理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火源,确保安全。

处理难点:
1、高效收集:由于产生源点多、分散,需要建立完善的废气收集系统,确保废气捕集效率高。
2、处理效率:废气成分复杂,需选择针对性强、处理效率高的技术,确保各类污染物有效去除。
3、安全控制:部分废气具有易燃易爆性,处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安全规定,防止事故发生。
4、二次污染:处理过程中需防止产生新的污染物,如废水、固废等二次污染。

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:
1、废气收集:通过安装局部排风系统,将废气引至统一的废气处理设施。
2、预处理:采用湿式洗涤塔或干式过滤器去除部分大颗粒物和易溶性污染物。
3、生物法处理:对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气,通过生物滤池或生物滴滤塔进行生物降解处理。
4、吸附法:使用活性炭、沸石等吸附材料吸附有机污染物,吸附饱和后可进行再生或更换。
5、燃烧法:对于不易生物降解的废气,可采用蓄热式热力氧化(RTO)、催化燃烧(RCO)等方式进行高温氧化分解。
6、冷凝回收:对部分高浓度、可冷凝的有机废气,采用冷凝技术进行回收。
7、尾气处理与排放:经过上述处理后,废气需通过最后的吸附或化学洗涤环节,确保排放废气达到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要求后,才可安全排放。

 

医药行业余热回收思路: 

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种类不同,其余热回收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。一些资料显示,目前生物药品行业废水余热回收比例可达60%以上,废气余热回收比例可达50%以上。但这些数据只是一种参考,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。

在生物医药企业中,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废水余热用于预热和蒸发,提高蒸发效率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同时,将废气余热回收利用,可以加热锅炉水,实现节能减排。同时,将废气余热回收利用,可以加热锅炉水,实现节能减排。生物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高温杀菌处理,产生的高温排放也可以通过余热回收来利用。一些企业利用余热回收设备将高温余热转化为热蒸汽,再通过蒸汽压缩和冷凝回收再利用,实现了废热转化、能源回收、环保排放的多重效益。